兴安盟中等职业教育中心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
一、专业名称及代码

会计(120100)

二、入学要求

普通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力的人员

三、基本学制 

3年

四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,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,使学生能通过高考或单独招生考试进入高等院校学习,培养从事出纳、会计核算及财经相关的服务工作,德、智、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。

五、职业范围

通过对资格前期调研报告的分析,本专业学生很难在本校毕业后即就业,需通过单独招生考试或高考的形式,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学习。学生今后将从事的职业范围是:

11.png

六、人才规格

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、专业知识和技能。

(一)职业素养

1.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、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、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。

2.具有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廉洁自律、客观公正、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精神。

3.了解会计职业生涯发展要求,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职业变换的能力。

4.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、团结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。

5.具有现代社会公民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、科学素养、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生活态度。

(二)专业知识

1.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专业术语。

2.熟悉与会计职业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、小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知识。

3.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方法、核算程序、会计政策等知识。

4.掌握各应试课程的知识点、重点、难点及高频考点。

(三)能力要求

1.能够熟练、准确、快速地进行点钞、字录、小键盘录入,规范书写会计数字。

2.能够妥善保管库存现金及有关印章,进行办理现金收付、银行结算及登记日记账等工作。

3.能够进行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成本核算工作。

4.能够熟练进行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、记账、结账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相关电算化操作。

七、 主要接续专业

高职:会计、会计电算化、财务管理、会计与审计

本科: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审计学

八、课程结构

1.png

九、课程设置及要求

(一)公共基础课程

表1  公共基础课程设置

微信截图_20200708165108.png

(二)专业课程

表2  专业课程设置

3.png

十、教学进程总体安排

4.png

学时分配比例表

5.png

制表说明:

1.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部分。

2.每学年为52周,其中教学时间40周,累计假期12周。每学期考试一周;第一学期军训两周;第四学期职业鉴定培训一周。周学时数一般为33学时(每周二、四7、8节社团活动;周一第8节班会;周五7、8节休息)

3.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约占总学时1/2,专业课程学时一般约占总学时的1/2。

十一、教学实施

(一)教学要求

1.公共基础课

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,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、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功能来定位,重在教学方法、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,教学手段、教学模式的创新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、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莫定基础。

2.专业技能课

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,积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,注重实践教学,贯彻“做中学”、“学中做”、“做中教”等体现“理实一体化”的教学方法,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的融合。

创新教育教学手段,利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,适应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,提高学习效率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、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莫定基础。

(二)教学管理

更新教学管理的观念,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,保证教学质量。结合本专业实际教学资源,体现专业特点,保证“教、学、做”三者相结合,提高教学效果。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,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,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,保证教学质量。

十二、教学评价

构建多方参与的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,学校教务科、学生科及会计专业组共同负责对本专业教学秩序、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状态进行监督、检查、测评。进一步完善、落实学生评教、信息反馈等相关监控、评价制度,完善期中、期末质量评价。把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,实现技能实训、理论考试、劳动纪律等多元化的考核形式。

1.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

理论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作业、课堂表现、小组合作、出勤、期末成绩进行综合评定,考试主要题型包括填空、选择、名词解释、判断、简答、病例分析题。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%,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15%,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5%。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%.最终结果按优、良、中、及格、不及格五个等级,其对应的分值分别为:优:90~100,良:80~89,中:70~79,及格:60~69,不及格:60以下,由任课教师进行评定。

2.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

实训课程采用了平时成绩(平时实训作业、出勤及纪律)占30%,实训操作考核占70%,以实操任务完成情况方式进行考核,全方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和考核。实训课程囊括在理论课中,由任课教师酌情考虑。

十三、实训环境

(一)教学设施的配置

本专业现有实训设备用具如下:练功卷、扎条、印章印泥、扎把机、收银POS机、算盘等,拟计划申购会计电算化软件及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设备,手工实训室一间,满足会计技能大赛的要求。

(二)校外实训基地

本专业应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。根据会计岗位实习要求,依托企业财务部门、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专业认知和会计工作顶岗实习基地;根据收银员、财经文员等岗位实习需要,依托商贸服务企业,建立营销、收银等服务岗位顶岗实训基地。

十四、专业师资

会计专业原在校生总数约120人,2019年招生人数约40人,配备有4人组成的教学团队,师生比约为1:40,其中:专任教师比例为100%;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25%;副高及以上教师比例为50%,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、专业素质高。

1.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

重点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,使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、职称结构、学历结构更加合理,通过外派教师进行国内外考察学习、参加学术会议、培训等方式开阔眼界,更新观念,及时掌握财会行业的发展动态,适应行业发展需求,努力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,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、应用型、服务型财会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。

2. 专业教师团队建设

充充本专业的师资力量,计划引进1名编制教师,壮大会计专业教师队伍,同时加强对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,保证学生学习和实习质量,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。

十五、毕业要求

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安排对各门课程的考核,建立健全各门课程及实践操作技能考试的考核标准和要求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,学期期中、期末组织考试,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。毕业前组织安排毕业考试,考核成绩合格者,依据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准予毕业,授予毕业证书。具体安排如下:

①理论知识水平:该项由教务科考评,出具成绩单;

②德育水平:注重职业道德教育,构建学生、老师、家长、企业、社会广泛参与的 学生多元主体德育评价体系。

③职业资格:该项由培训科考评,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准。

学生完全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考评后,学校准予毕业。